
最近江苏科技大学的瓜大家都听说了吗?配资导航网
先给还没吃到瓜的朋友们简单回顾一下:
近日,曾任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的郭某涉嫌学历造假、学术造假、侵占国家科研经费等问题的消息引发关注。
郭伟是2023年加入江苏科技大学的,在该校主讲《位错理论》《晶体塑性强化机制》《金属和合金相变理论》等课程。他自称长期研究纳米金属材料,是材料领域的引领者,并长期进行核心技术研究,进行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注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。

然而,他实际上仅高中毕业,大学都没有考上,竟自称材料领域的大咖,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的领军人物,在江苏科技大学吃香喝辣,当上了该校的首席科学家、博士生导师,闹出了高中生给博士生上课的大笑话。
校方也迅速回应:2025年9月,学校收到我校教师郭某涉嫌学术不端的举报,对此高度重视,立即启动调查程序。经调查取证,认定郭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,已经按规定解除了与郭某的聘用协议,并对其团队师生进行了妥善安排。同时,学校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,目前案件正在侦办过程中。
然而,为什么这样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,能够在学术圈混这么多年呢?他供职的江苏科技大学好歹也算是一本院校,就没有人发现他的真实水平就是个高中毕业生吗?

对此,有网友表示:这是因为他扯的谎太大了,大到没人敢怀疑。
此外,也可能后来他发现,身边全都是南郭先生,甚至还不如他,于是编的简历把自己都骗了。
要不是冲击院士,他现在还是年薪140万,安家费300万的大博导呢。
而他冲击院士的方式,居然是拿同名同姓的人的履历进行冒充……

也有人认为,可能早就有人发现他很菜,但是都觉得单纯的骗子应该不敢这么大胆,估计是哪个领导的关系户,怕的是后面的领导,所以都不敢声张。
单纯靠造假履历,冒用他人成果,是拿不到教职的,大概率是有副省甚至更高级别的领导给增了信的。
大骗子骗人,都不是直接骗的,虚构了身份以后,先跟A套近乎,但并不会从A身上骗什么,如果只是某个会议遇到了闲聊,你介绍自己是什么大教授,别人并不会费那个心思去核实的,往往也就是你一说他一听。
等到你们见了几次,AB同时在的时候你去跟A打个招呼,A把你介绍给B:这是某大教授,对于B来说就不简单了,B就会认为你是A认证过的。
这就和一个普通人去大银行说自己是比尔盖茨的女婿,然后去和比尔盖茨说自己是大银行的高管,最终用两方互相抬自己身价是一个道理。

此外,有一个跟他半年后退学的博士生接受了采访,也揭开了一角内幕。
他原来招一个博士生,几个硕士生,博士因给他打杂半年,啥科研指导没有,退学了,硕士两个交流转校了,学校安排的两门研究生课说忙没上。他的博士生一个月后发现有问题,他说的一篇论文第三作者是郭伟,但不是他的照片,问他以前的经历百度查不到,他说出名容易招人迫害,还发现专业知识不专业。该博士把半年来没课题科研指导的情况给院里说了,院里同意换导师,但该博士怕新导师招致不必要的麻烦,另外也怕耽误自己,退学了。
这有点像连升三级里的张好古,大伙都以为他跟魏忠贤有关,知道他啥也不会,不敢吱声,郭骗子也是,他的学生早已经怀疑了,院里早就知道一些情况,以为他学校有人,谁都不吱声,直到外面吵成一片,学校不得于处理了,学校一怕丢人,二怕上级追责,一直捂着,这就解释大伙的很多疑问,他为啥能混两年。
这骗子骗术并不高明,拿同名人的重大成果、论文、造假的学历、掏钱买的俄罗斯野鸡院士等行骗,学校认真审核早就发现了,可能求才心切,来一个如此履历辉煌的人,赶紧招进,发生后面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。
有位网友想起多年前的一个真事:我单位买了高校的设备,转台,有时超差,有时停转,问了高校的项目负责人,她说,这问题很复杂,给你讲十天半个月才能说清楚,另一个她的手下林老师,私下跟我说,控制回路的某个器件出了问题,而且分析了电路,事实也是如此。后聊起这事,我的同事说,项目负责人是我的老师,课也讲不明白,因为老公是副校长,当项目负责人,活多是林老师干的,钱名誉她挣。
可见天底下有的是欺世盗名之徒,无非是一般人不敢像他这么大胆。
你觉得这个大骗子能坚持这么久的原因是什么?
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